對于安防監控攝像機來說,成像質量看高清,控制便利選網絡,恐怕是不少人心底暗自盤算的一個選擇模式。沒錯,對于日益發達的網絡監控來說,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對它充滿了無限的希望,視頻成像更清晰的效果,更加靈活的掌控模式,都是它令人心儀的特點。這也促進了大家對網絡監控好感的提升。
不錯,在不少人看來,網絡監控又是鬧心的,諸多的弊端和不方便似乎總在攪亂著用戶在使用時的心情。無論是傳輸不暢,還是畫質不清,難道現如今的網絡監控還僅僅只是一個未成年的殘次品?言歸正傳,無論是上當,還是本身就是未成年,我們不妨通過各環節的特點,來細細了解一下網絡監控攝像機的“成長狀況”。
網絡監控設備真正好在了哪?
說道網絡監控攝像機,恐怕已經不用再跟大家做過多的介紹它的技術原理了。簡單來說,就是將傳統的模擬攝像機,加上了網絡編碼模塊以對視頻的信號進行處理和壓縮。從而可以直接入網進行傳輸。而只要在這個網絡內的用戶,則都可以登錄相應的地址對攝像機進行控制和觀測。當然,內置的IP地址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與傳統的模擬監控攝像機相比,網絡攝像機打破了在控制上的地域限制,在筆者看來,也是為更加分散的民用發展奠定了更好的技術基礎。不過,網絡監控的優勢還不僅局限于在應用的便利程度上。相對于模擬的攝像機,網絡監控設備還可以實現更高質量的音頻傳輸,聯動報警,遠程監控等能力。尤其在廣域網的作用下,云計算技術可以借助這個信道在監控領域迅速找到很好的用武之地,這就相當于通過網絡為攝像機配置了更高能力的處理和存儲設備,這無疑將監控攝像機的能力得到了一個整體上的提升。
其實在筆者看來,網絡監控攝像機這種打破限制的管理能力在安防應用中是突破性的,它不僅僅可以更好的滿足于安防監控的需要,同時,這種由固定轉為"野外"的終端地點也使攝像機的作用由監控轉為了監控與交流并用的模式,從而可以說是打開了視頻監控市場的又一片天空。所以,只要清楚了這些特點,恐怕對于網絡監控的應用規劃就應該有一個更合理的針對方向了吧。
網絡監控如何避選擇眩暈?
對于安防監控攝像機來說,先不顧及參數虛標現象所造成的影響,就是一連串的參數就已經讓我們眼花繚亂了,那么在諸多嘈雜的參數中間,我們又該如何保持我們的清醒呢?
鏡頭篇:焦距要看實際,變焦特點要分清
對于我們常用的攝像機鏡頭來說,它的鏡頭動輒數萬元,即使便宜的恐怕也在萬八千的價位。而對于監控攝像機來說,顯然還沒有發展到那么"深奧"的地位。對于攝像機監控鏡頭的選擇,筆者建議,如果有可變焦鏡頭,則就盡量不選定焦鏡頭。如果能看實際成像效果,那么久絕對不只關注參數。畢竟在當前這個標準混亂的市場中,如果想要讓自己的銀子合理消耗,自己的眼睛恐怕還是最靠譜的工具。
此外,對于有遠距監控的需求的用戶來說,光學變焦還是最值得關注的數據。它的變倍能力與可視距離有著非常大的影響。在我們購買的鏡頭中,還常?吹揭粋數碼變倍的參數,這個功能只是將現有畫面單純進行放大而已,對畫面的質量沒有任何實質性幫助,所以建議如果不是特別需要,用戶可以忽略對此項的關注。
壓縮篇:算法特點差異大,根據需求合理配
由于無論多大的視頻量,最后都要經過窄窄的網絡來進行傳輸,所以壓縮則成為了網絡監控的必備科目。盡管與模擬監控相比,壓縮在畫面的質量上并不能提供任何的幫助,但是對于網絡監控的成像質量卻有著重要的影響。
當前,比較公認的壓縮格式有兩種,即H.264與MPEG4格式。從整體上來說,前者的技術性能要優于后者,但是從特點上來說,他們也有著各自的優勢。與MPEG4壓縮形式相比,H.264格式的壓縮能力更強,支持幀率更高(大多在正常成像能力的25幀以上),因而在視頻的連貫性上有著更出色的表現。而對于MPEG4格式來說,由于它只處理圖像幀與幀之間有差異的元素,而舍棄相同的元素,因此大大減少了合成多媒體文件的體積。因而在單個畫面的成像質量上,也因此而更清晰。
所以說,對于注重視頻連貫性的用戶來說,H.264是一類不錯的選擇。而對于畫質要求高的用戶,MPEG4其實也可以作為一種更經濟的嘗試。
格式篇:選擇清晰度,傳輸信道很重要
前面提到過,在安防監控的選擇中,圖像的清晰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注方向。對于模擬監控和后來的HD-SDI設備來說,清晰度的高低往往決定著設備受歡迎的程度。但是對于網絡監控則不然。過大的視頻總量很有可能會被應用緊張的傳輸信道所攔截,最終影響畫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。所以在選擇網絡攝像機的清晰度時,只要能夠滿足應用的需要就完全可以接受。
目前市面最常用的主流格式為D1格式,即720*576的視頻質量。而更高的視頻格式(如D3:1920*1080隔行掃描、 D4:1280*720逐行掃描等)不但可能會受阻于對帶寬的巨大壓力,面臨單獨架設線路的需求,就是后端的存儲成本,也會因此而被很大的提升。
需求永遠是第一位
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方面以外,產品與軟件的兼容性,存儲能力,以及無線網絡功能等等,也都是需要用戶去關注的地方。比如,在選購產品時,也要關注配套產品和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情況,以至于能夠確認攝像機處在一個完善的應用市場中;而關注攝像機的兼容性,更多就是對監控設備在未來可擴充能力的一個預估等等。同樣,監控攝像系統的存儲能力也是不能忽視的環節,無論是前端攝像機存儲還是后端nvr存儲,它的空間容量甚至關系到整個監控系統的成像質量。所以,選擇合理的視頻格式和存儲空間,其實也是對視頻質量的提升一種別樣的幫助。
其實除了對機器本身核心技術的一個判斷之后,更主要的還是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進行設備的選擇。只有符合了需求的這個核心,才能更容易的將手里零散的設備組成一個高效的系統。就像那句話說的那樣,沒有最好的,只有最合適的,放在網絡監控的選擇來說,也何嘗不是呢?